《月王藥診》成書于公元8世紀中期,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部理論、實踐和藏藥齊備的藏醫(yī)藥經(jīng)典著作。其內(nèi)容借鑒和吸收了中醫(yī)藥及古印度、阿拉伯醫(yī)學的精華,也是一部醫(yī)學百科性質(zhì)的古代醫(yī)學著作?!对峦跛幵\》的形成有學者認為非一時一人,而是在公元8~11世紀,有藏族譯師、醫(yī)學家不斷改進和完善后所最終完成。
《月王藥診》共有114章,內(nèi)容包括人體的生理功能,胚胎發(fā)育,人體骨骼,肌肉,脈絡(luò),臟腑各器官的組織構(gòu)造,身體要害部位,發(fā)病的原因,疾病寒熱性質(zhì),分類,疾病的診斷和五臟六腑疾病,各科雜病及治療方法;藥物方面有藥物的性味、功能、分類,以及不同的藥物劑型。
《月王藥診》所涉及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其中對人體胚胎發(fā)育以周為期,以及一些特殊診法(如尿診)等具有鮮明特色。
《月王藥診》可供藏醫(yī)藥學的教學、研究及廣大臨床工作者參考借鑒。
《月王藥診》是藏傳醫(yī)藥經(jīng)典叢書之一。
目錄
第一章 導(dǎo)言
第二章 緣起
第三章 生理
第四章 人體骨骼
第五章 頭部骨骼
第六章 四肢骨骼
第七章 身體發(fā)育的標準量
第八章 病因
第九章 創(chuàng)傷
第十章 疾病診斷
第十一章 地時年齡性疾病
第十二章 驗?zāi)?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
第十三章 驗?zāi)蚺c四時
第十四章 驗?zāi)蚺c時輪
第十五章 三境驗?zāi)蚍?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
第十六章 九格驗?zāi)蚍?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
第十七章 寒熱脈象和來去脈勢
第十八章 心臟疾病的脈象
第十九章 肝臟疾病的脈象
第二十章 腎臟疾病的脈象
第二十一章 肺臟疾病的脈象
第二十二章 脾臟疾病的脈象
第二十三章 死兆
第二十四章 相克脈象
第二十五章 鬼脈
第二十六章 脈輪神變明鏡
第二十七章 隆癥的性相
第二十八章 培根癥的性相
第二十九章 赤巴癥的性相
第三十章 心臟病的性相
第三十一章 肺病的性相
第三十二章 肝病的性相
第三十三章 脾臟疾病的性相
第三十四章 腎臟疾病的性相
第三十五章 小腸疾病的性相
第三十六章 胃腑疾病的性相
第三十七章 膽病的性相
第三十八章 大腸疾病的性相
第三十九章 膀胱疾病的性相
第四十章 精囊疾病的性相
第四十一章 腹瀉的性相
第四十二章 未消化癥的性相
第四十三章 痞瘤癥的性相
第四十四章 瘰疬和內(nèi)臟穿潰的性相
第四十五章 天花痘疹的性相
第四十六章 喉蛾和疔瘡的性相
第四十七章 毒癥的性相
第四十八章 腎水腫的性相
第四十九章 寄生蟲疾病的性相
第五十章 頭骨
第五十一章 脈病的性相
第五十二章 四肢疾病和創(chuàng)傷的性相
第五十三章 體腔疾病和臟腑疾病的性相
第五十四章 預(yù)兆
第五十五章 硫黃的配伍
第五十六章 巖精的配伍
第五十七章 隆病的治療方法
第五十八章 赤巴病的治療方法
第五十九章 培根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章 合并癥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一章 心隆癥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二章 肺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三章 肝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四章 腎臟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五章 脾臟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六章 小腸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七章 胃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八章膽病的治療方法
第六十九章 大腸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章 膀胱結(jié)石癥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一章 精囊卵巢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二章 未消化癥和翳障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三章 泄瀉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四章 痞瘤癥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五章 瘰疬和內(nèi)臟穿潰癥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六章 天花痘疹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七章 喉蛾疔毒癥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八章 中毒癥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九章 腹水癥的治療方法
第八十章 蟲病的治療方法
第八十一章 散劑
第八十二章 糊劑
第八十三章 催熟湯劑
第八十四章 瀉下劑
第八十五章 導(dǎo)瀉劑
第八十六章 緩導(dǎo)劑
第八十七章 浣腸劑
第八十八章 催吐劑、滴鼻劑
第八十九章 清脈劑
第九十章 五清導(dǎo)鎮(zhèn)逆劑
第九十一章 藥酥油劑
第九十二章 療效最好的藥物
第九十三章 珍寶石類藥的功效
第九十四章 飲食和肉的功效
第九十五章 藥和食物的功效
第九十六章 傷科外敷藥和內(nèi)服藥
第九十七章 骨傷治療方法
第九十八章 頭顱裂縫的治療方法
第九十九章 脈管創(chuàng)傷治療方法
第一零零章 出血癥的治療方法
第一零一章 頭癆傷的治療方法
第一零二章 傷藥綜述
第一零三章 頭診簡述
第一零四章 四肢創(chuàng)傷的治療方法
第一零五章 臉頸疾病的治療方法
第一零六章 貼敷療法
第一零七章 胸腔創(chuàng)傷的治療方法
第一零八章 腹腔創(chuàng)傷的治療方法
第一零九章 體腔區(qū)位測量
第一一零章 體腔脈管手術(shù)和藥物療法
第一一一章 剖刺放血療法
第一一二章 灸法
第一一三章 藥物的性味功效
第一一四章 授業(yè)眾徒
后序
譯后記
附錄本書所用動、植、礦物藥漢文、
拉丁文名稱對照